一之濑晴

一之濑晴

仲景着重乌梅,取大酸之气,以顺木之性,佐以桂、附、辛、姜、川椒,一派辛热之品,导一阳之气下降,又能温中杀虫。 甚至有著瘟疫,著痢症,自诩专家,欲与仲景并驾,不知立法之祖,定六经早已判乾坤之界限,明六气业已括万病之攸归。

后人未解得人活一口气之至理,未明得千万病形,都是这一个气字之盛衰为之,一味在后天五行生克上讲究,二十八脉上揣摹,究竟源头这一点气机盈、缩的宗旨,渐为诸脉所掩矣。 最可忧者,有馀不足两症,有偏馀于气而不足于血者,如气至而血不至之白泡无红根是也;有偏馀于血而不足于气者,如血至而气不至之红泡无脓是也。

前进补中益气、归脾、六君等汤,以行升降之令,继服胃关煎、四神丸、五味子散,温固三阴,病势退而复进,脉体和而又否,病势苦深,殊难奏捷。 取而观之,觉理之微者无弗显,效之捷者益其神。

夫气、血两字,彼此互为其根,不可稍有缺陷,阳气暴虚,阴血即无所主,阴血暴虚,阳气即无所托。余谓凡治一切阴虚、阳虚,务在中宫上用力。

 问曰:女病血崩后,忽顶巅痛甚者,何故?新病与久病,畏寒恶风,有天渊之别,学者务宜知之。

甘草味甘,最能缓正,亦能清热。阴阳风雨晦明,天之六气也。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