糟性最助湿热,病水气浮肿,劳嗽吐血人忌食。本名鲩鱼,音浑发明鱼多蓄池中饲草而长,与青鲢混杂,故名曰鱼,江湖亦皆有之,食品之长味也。
故痘疮不快,用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灰存性为末,砂糖水服甚效,以其甘寒解毒而无滑泻之虞也。有痔及便血者尤宜服之。
《经疏》以为除风湿痹之功非润药所能,当是叶之能事,岂知其质虽润,而性却燥,未有香药之性不燥者也。其种从均州太和山来,榔即榆树中之一种,其梅如杏而松脆异常,故近世谓之消梅。
并捣汁服。发明蟾蜍,土之精也,习土遁者赖之,其形大而背多痱磊者是。
一人腰痛痰喘,足冷如冰,六脉洪大,按之却软,服八味丸无功,用椒红、茯苓蜜丸,盐汤下,甫二十日而安。辛苦平无毒。
《本经》主温病伤寒大热烦狂,杀三虫疥疮,利小便水道。筒桂则专行胸胁,为胀满之要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