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五六日,自利复烦躁,不得卧寐者死。 二三日背恶寒者,肾火衰败也,必温补以益阳;反发热者,肾水不藏也,宜微汗以固阳。
所谓阳盛阴虚,汗之则死,下之即愈,可不知要害乎?复以他药下之而利不止,则病在大肠矣。
少阴病但欲寐,阴邪则脉沉细无力,阳邪则脉加数而有力矣。 此证此脉,急用参、附以回阳,尚恐不救,以治阳实之品,治亡阳之证,是操戈下石矣,敢望其汗出而愈哉?
若不知此义而早下之,表以早下而虚热不解,里以早下而胃家不实。 此脉此证,欲其恶寒自止于二日间,不可得矣。
则鼻鸣、发热、汗出、恶风者,是邪中于面,在表之表也。 心下者,胃口也。
脉迟故也。勿只据脉而不审其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