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因再以暑湿燥火之咳,逐一明辨,庶开卷可了然也。瘅者,单阳而无阴也。
所以然者,本有宿食,宜承凡病者小便不利,大便乍难乍易,时有微热,沸冒不能卧,此有燥屎故也,宜下之。或白如枯骨者多凶,为气液竭也。
胃中寒、肠中热,则胀而且泄。且脾属己土,腑于离,胃为戊土,脏于坎。
曰:损脉之为病,奈何一损损于皮毛,皮聚而毛落,二损损于血脉,血脉虚少,不能荣于五脏六腑。《灵》《素》治疟大论,莫详于此,迨后世刺法置而不讲,长沙研求要领,随证立方,补《内经》之未逮,虽方药与刺法治各不同,而辨证搜根知机则一。
又曰、大发湿家汗,则成痉。眼卒视,无所见者死。
对待者,一而二也,流行者,二而一也。 无汗而恶寒者,为表实,可发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