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草味甘,最能缓正,亦能清热。 一日与李雨人学使相过从,谈次及之。
前贤治痢诸方已备,今参以治痈之法,无遗义矣。中痰者,可与姜附茯半汤治之。
但辛燥太过,恐伤脾中之血,复得人参微寒,足以养液,刚柔相济,阴阳庶几不偏。又岭外海风异常,稍中人则为病,坐卧易衣时当慎也。
问曰:前后二便不利,三五日亦不觉胀,腹痛,舌青滑,不思饮食者,何故?法宜养阴、清热、降火为主,方用导赤散。
第阴无骤补之法,此方补阴最得从容之理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觉》曰:何谓八风,东北曰炎风,艮气所生,一曰融风。
又曰:或有脉证,实非上热下寒,而目黄赤者,不可用附子。夫目窠乃五脏精华所聚之地,今病人常见五彩光华,则五气之外越可知,而兼气喘,明系阴邪上干清道,元阳将欲从目而脱,诚危候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