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寒、独热,谓其或在上,或在下,或在表,或在里也。夭然不泽,谓枯槁无神也。
血脉在中,气络在外,所当实其阴经而泻其阳络,则身强矣。沉为里矣,而凡表邪初感之甚者,阴寒束于皮毛,阳气不能外达,则脉必先见沉紧,是沉不可以概言里,可攻内乎?
是以阴阳大小,脉各有体。肘内廉,少海次也上入腋,极泉之次。
六十首,即所谓《九针》六十篇之义,今失其传矣。外用葱艾熨灸气海、关元。
不举一阳,非与一阴同推,必脱简也。上结于手腕之阳池,循臂外关、支沟之次,出臂上两骨间,结于肘,自肘上外廉,由会行太阳之里,阳明之外,上肩,走颈中天牖之分,与手太阳之筋合。
气聚则生,气散则死,然则死生在气,而气本于精。此其多阴少阳者,以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,小肠为传送之府,胃小则藏贮少而气必微,小肠大则传送速而气不蓄,阳气既少,而又不蓄,则多阴少阳矣。